IB社群流程
日期:20191212 / 地點:第一會議室
時間 | 活動內容 | 主講人 |
10:10-12:00 | IB academic honesty 討論 | 蔡青妤/陳秀雲 |
IB社群紀錄
一 、教師分享紀錄 :
瓊恩老師分享之內容 : |
1. 若IB學生因academic misconduct而得到該科零分等以至於無法取得證書,可能產生幾種狀況 (1)休學/輔導轉學 (2)重修科目/重寫EE.TOK/重考? (2)科目0分但還是可以考大考 (3)繼續唸完取得修業資格,即使沒有DP證書但還是可以升學 根據(3)因此建議本校之Honesty Policy要考慮若發生academic misconduct與升學資格之關聯,例如:違反academic misconduct到什麼程度即失去某些升學的資格(台灣學制的特殊選材推薦等),或是在修業證書上附註academic misconduct紀錄以及通知報考學校該生狀況等等。 |
2. 若發生academic misconduct,教師應提早發現並警告處理,若在學生上傳作業或EE.TOK後被IBO比對時發現則會難以補救且教師及學校都有責任,因此本校購買之抄襲檢測軟體應能夠有效幫助教師檢查學生作業內容(發現50字以內的抄襲),另所有上課的素材都要使用原版或已授權之材料並以身作則。 |
3. academic misconduct有規範,因此學術道德與分數成績升學有很大的關連可使學生建立正確觀念並防止錯誤行為若IB學生發生生活、行為上偏差的問題,應該要怎麼處理?例如:偷竊、抽菸、霸凌、性平事件,其他學校是如何解決的呢?因IB沒有"德行"的分數,若有這些紀錄是否會影響學生什麼呢? |
二、照片記錄 :
活動紀錄 | |
![]() | ![]() |
討論之主題說明 | Academic honesty規則分享 |
![]() | ![]() |
![]() | ![]() |
Academic honesty sample討論 | |
![]() | ![]() |
Q&A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