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推動國家語言政策,發展國際人文英語實驗班:校長本身即為國發會雙語國家政策諮詢委員,充分理解雙語政策的目的與意義,為使政策落實於教育現場,採由下而上的模式,由學科教師發起,以特色課程帶動國際人文英語實驗班的設置,避免淪為傳統菁英升學班的模式。
- 2-2 發展國際文憑IB專班,符應接軌108新課綱:校長本身參與新課綱的擬定與政策規劃工作,對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與評量著墨甚深,透過本校辦理IB課程的經驗更能理解國際課程對素養教學的全盤規劃,透過經由本國籍教師對IB課程的實踐經驗,可以確認華人教師即使自身沒有素養教學的學習經驗,也可以透過適當的協助習得課程設計與評量的能力,期盼能夠將此經驗供作長遠教育政策規劃的參考。
- 2-3 延續創校第二外語校本發展特色:在新課綱的課程規劃條件下,本校將校訂必修定為第二外語,且採8學分的模式,遠高於其他學校的4學分校訂必修,並商請教師在高三開設加深加廣的第二外語課程供有興趣選修的學生修習,此外,更與法國在台協會爭取法語檢定考試在本校辦理,降低本校學生的負擔,更提供桃園市修習法語的學生共同參與。
- 2-4 配合桃園市大手牽小手政策,與政大合作辦理開設多元選修:本校特別與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合作開設韓語課程,作為本校第三外語的課程,既能滿足學生選修韓語的興趣,又能達到與大學端攜手合作的功能,每學年修習韓語的學生人數均達一個班的上限。
- 2-5 辦理雙聯學制,提供多元學習制度:本校配合教育局政策辦理美國緬因州中央中學的雙聯學制,同時也鼓勵學生參加加拿大的雙聯學制,主要提供給非IB學生參與,為此,特別辦理一次教育局長官帶隊至緬因州與紐約市的行政參訪活動,確認學生在美國的學習情形與雙聯學制的成效。
Menu